濟寧能源發展集團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強化政治統領力“培根”、強化思想引力“固魂”、強化一線黨建“筑基”,強化人才集聚力“立芯”,強化干部支撐力“壯骨”,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建設,厚植黨建優勢,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成效持續顯現,奮力推動產業發展向高而進、向優而行,集團成功入選國務院國資“雙百企業”。
政治統領“培根”
一以貫之堅決捍衛“兩個確立”
濟寧能源黨委旗幟鮮明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最大的政治,著力壓實黨建工作責任,提升黨員干部政治能力。
聚焦“兩個清單”,壓實“兩個責任”。出臺集團黨委、黨委書記抓黨建工作“兩個責任清單”,形成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等“38+20”項具體任務,修訂黨員領導干部包保基層黨建工作制度,集團公司12名黨員班子成員分別包保1個基層黨委和1個黨支部,5名黨委委員分別包保1個基層黨建示范點創建,推動黨員領導干部落實黨建工作“一崗雙責”更加清晰具體。
落實“第一議題”,堅決“貫徹執行”。堅持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發表的“第一時間”,放在黨委會的“第一位置”,把黨中央關于國企改革發展的重要指示批示,作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根本遵循。今年以來,開展“第一議題”學習23次,堅定不移做優做強做大港航物貿產業,服務國家“交通強國”“貿易強國”等重大戰略,今年以來,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新聞媒體對集團公司港航產業發展報道30余次。
提升政治能力,激揚斗爭精神。把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作為干部素質提升的首要任務,落實集團公司《干部隊伍政治能力建設十項措施》,舉辦5期干部素質提升大講堂,累計培訓黨員干部1700余人次,深入開展“奮進千億、強企有我”干部作風專題教育活動,領導干部人人“述思想”,唱好對標、調研、找差、分析、提升五部曲,錘煉“不講客觀、不找理由、不講條件”的執行品格。
思想引領“聚魂”
持之以恒鍛造理論武裝高地
濟寧能源黨委持之以恒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聚魂,推動黨員干部在深學細悟中積極踐行,在感悟思想偉力中錘煉黨性。
推動理論中心組學習走深走實。開展“中國式現代化”等7期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研討,邀請清華大學教授舉辦“從黨史看國史”專家講座2期,引領黨員干部以學增智。
強化黨性錘煉固本培元。“七一”前夕,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為全體黨員講授專題黨課,舉辦“黨旗飄揚踐初心,奮進千億我擔當”微黨課黨課比賽,參與黨員300余人次,開展“樹牢政治意識,對黨絕對忠誠”主題黨日活動150余場次,涵養對黨忠誠品質,培育對黨忠誠情懷。
推進黨員教育提質增效。積極發揮黨校熔爐作用,以優質黨性淬煉課程為根本,分12批對黨員進行輪訓,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上半年累計培訓500人次。在集團公司組織的職工健步走活動中,開展黨的二十大知識有獎問答,進一步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學習走深走實。
一線黨建“筑基”
堅定不移打造基層戰斗堡壘
濟寧能源黨委積極深耕一線黨建,在基層一線查實情、謀真招、解難題。踐行一線工作法破解難題。今年以來,3次把集團公司黨委會“搬”到生產或項目建設一線,邁開雙腿,撲下身子,到新能船業、江北糧食物流園等實地把脈問診、解剖麻雀,研究解決堵點、卡點問題20多個。
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策劃實施23個企業黨組織書記抓黨建突破項目,牽引基層黨建深度融入生產經營。在混改企業積極推進“四融聚合”黨建引領工程,集團混改黨建獲評全市組織工作創新獎,權屬混改企業中交潤楊把黨建精神融入企業文化,打造“創運河紅色先鋒,筑港航物流鐵軍”黨建品牌。積極推動產業鏈黨建,圍繞以組織鏈串起產業鏈,以黨建賦能產業鏈的中心任務,以旗下融匯物產集團黨委為鏈主,組建港航物貿產業鏈黨建聯盟,為黨建引領港航物貿產業發展壯大鋪墊基石。
大力推行“支部建在項目上”。以深化“三亮三比一爭當”活動為載體,在煤礦、港口等生產和項目一線,設立30個黨員先鋒隊,900余個黨員示范崗。新能源項目部黨員們在施工現場開展進度質量安全管理,對現場鋼板樁施工方位,標高進行檢核,將鮮紅的黨旗在項目一線高高飄揚,黨員們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烈日下,流淌的汗水見證了他們一個又一個艱苦奮斗的感人畫面。
人才集聚“立芯”
綿綿用力蓄強企業第一資源
濟寧能源黨委始終堅持人才是企業發展第一資源、最寶貴資源的理念,著力構建“塔尖”亮、“塔身”壯、“塔基”牢的完備人才梯隊。
拔高準入標準,引智質量向高突變。依托集團“業務中心”等數字化平臺,作為“人才飛地”柔性引進數字化高端人才1名,聘任青年專家董興輝教授為集團外部董事,柔性引進湖北“楚天學者”裴志勇教授擔任特聘專家,海納科技與高端人才陳爾奎簽訂合作協議,高端人才引進數量、質量實現雙提升;通過實施高校畢業生直通車等舉措,上半年錄用高校畢業生207人,其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71人,占比34.3%,應屆畢業生占比84%,首次單獨招收985高校“管培生”5名,人才儲備源頭活水更加充盈,進一步優化提升人才數量和隊伍結構。
拓寬招引渠道,擴容人才供給端口。成立4個招聘專班進駐20余所目標高校,采取宣講、雙選、校友專場等多形式開展人才招引,加強外部資源整合,有效利用外部平臺配置稀缺資源。通過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等優質平臺,完成船舶制造、酒店管理、糧食貿易等“即插即用”型人才44名,與濟寧學院深度合作,借助高校平臺吸引力,柔性引進煤礦災害防治、高端閥門設計等專業方向5名博士掛職權屬企業“科技副總”,聯合開展技術攻關。
優化人才培育,傾情打造最優服務。堅持三個“一把手”抓“第一資源”,集團黨委“一把手”抓戰略、抓規劃,把人才工作擺到轉型發展全局中的優先位置去謀劃、去推動;企業“一把手”抓投入、抓保障,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人力部門“一把手”抓協調、抓落實,切實履行好牽頭抓總的職責,增加工作合力和黏性,為打造千億級集團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干部磨礪“壯骨”
久久為功鍛造企業骨干支撐
濟寧能源黨委著眼于建設一支堪當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著力提高選用質量,鍛造過硬作風,強化素質提升。
盤活存量,優化結構“選”。總體按照“發展為干、梯隊為線,一職多備、擇優配備”的思路進行,綜合運用民主推薦和組織推薦相結合、考察調研與年度考核相結合的“雙推雙考”方式,積累青年人才信息。能上能下調結構。先后出臺《關于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的若干規定》《推進企業領導干部能上能下暫行規定》等制度。
健全機制,拓寬渠道“育”。形成“組織部門選派鍛煉、用人單位全程培養、集團黨校集中輪訓、專業能力脫產集訓、干部人才自學提升”的“五位一體”培養機制,注重教育培訓,充分發揮組織“指揮部”和黨校“主陣地”作用,2023年集團黨校輪訓、脫產外訓超過2萬人次,干部員工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逐步提高,突出實踐鍛煉,扎實推進“青年搖籃計劃”,選派25名優秀年輕干部到黨政機關、集團機關和企業重要崗位進行鍛煉。
打通路徑,不拘一格“用”。構建6層16級干部職級體系,理順干部職級晉升路徑,夯實干部管理體系結構基礎,貫通晉升渠道,形成了“管理、技術、技能”“三通道”晉升體系,及時把一貫表現優秀、素質好、潛力大、工作實績突出的優秀年輕干部納入組織視野,35歲以下科級干部比例從2021年的9.6%,增加到2023年的20.2%,干部年輕化進程迅速,干部隊伍知識、專業結構得以改善,干事創業活力持續釋放。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濟寧能源黨委將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來源丨齊魯晚報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