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加快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 年)》《關于支持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下發,明確提出加快培育梁山、龍拱等龍頭港口,把京杭運河(黃河以南山東段)打造成魯西南高效對接長三角地區的黃金水道,為全面提升沿河城市競爭力提供強勁動力。
這些政策可謂含金量滿滿,給蓬勃發展的內河航運又注入了新的動力。多部門聯合印發的《若干政策》共九條,其中內河集裝箱運輸獎補政策,按每標準箱25元對集裝箱貨主企業進行獎補,總獎補量為50萬標準箱。
“這對于內河集裝箱運輸量的提升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提高貨主企業使用集裝箱的積極性。”濟寧港航龍拱港總經理王志國算了一筆賬,假如一個企業一年的貨物運輸量是5000標準箱,那么除去內河航運節省的運輸成本,僅這項補貼就節省125萬元。
位于任城區唐口街道的龍拱港,距離京杭大運河主航道僅百米之遙,目前正在打造江北內河自動化程度最高的集裝箱港口,全部建成后吞吐能力將達40萬標箱。產自山東省的70余種大宗商品,通過集裝箱從龍拱港沿運河南下,2000噸級集裝箱貨船通過水運或多式聯運,向南可通達上海、重慶等14個省51個市。龍拱港引入了海港的先進管理理念,摒棄了原來散貨運輸的老路子,全部采用集裝箱多式聯運的“綠色運輸”方式,確保大運河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在位于京杭大運河通航最北端的濟寧港航梁山港,滿載煤炭的貨船可沿京杭運河直達浙江的龍游港。這一航線的開通,也標志著濟寧港的輻射半徑沿運河向南再次擴大。“統一大市場”格局之下,讓更多企業享受到內河航運帶來的成本紅利,借助運河航運,每噸運費可以節省30元左右。
《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內河航運基礎設施能級顯著提升,服務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比較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在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更加凸顯。到2025年,港口年貨物吞吐量較2022年實現翻番、超過1.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實現連年翻番、達到50萬標準箱。
近年來,我市搶抓內河航運獨特優勢,全力打造大運河上“黃金坐標”,推動濟寧港由裝卸港向貿易港、物流港轉型,構建“港貿船產建融”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打通“豐”字形南北物流大通道,一座山東對內陸和國際的橋頭堡正呼之欲出。今年1至5月,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2796萬噸,同比增長26.4%;集裝箱吞吐量7.1萬標箱,同比增長303.4%。
“下一步,濟寧能源將乘著山東大力發展內河航運的東風,按照綠色化、智慧化、標準化、現代化標準,重點建設梁山、任城和微山三大億噸級港口群,推進‘港產融合’,聚力構建梁山港、龍拱港等6個百億臨港園區。”濟寧能源發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廣宇表示,通過一體化推進“港口、物流、貿易”融合發展,濟寧正全力打造中國北方內河航運中心和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
來源丨濟寧日報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